為進一步落實條例和行動計劃,近日,在統籌實施全市性治理措施的基礎上,北京市出臺《關于支持密云區、延慶區開展塑料污染治理規范化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重點從6個方面采取12項具體措施支持推動兩區塑料污染治理規范化試點工作。
《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全面提升各領域塑料污染治理水平,將密云、延慶兩區打造成塑料污染治理的典范,為全國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做出‘北京示范’,推動生態涵養區綠色發展再上新臺階?!?
12項措施將如何有效推動塑料污染治理?一起了解下吧~
農業生產領域
01加大生物降解農膜推廣力度
兩區結合自身種植業發展現狀,選取適宜區域、適宜作物,加快推廣生物降解地膜。市區農業農村部門積極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育苗缽、吊蔓繩等塑料制品。市、區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加強對生物降解農膜產品選擇、使用技術及農藝配套等方面的技術指導。積極協調朝陽-密云、海淀-延慶結對區,在塑料污染治理領域加大資金投入。
02推動農業塑料污染治理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
兩區要支持相關企業、科研單位在轄區內開展塑料污染治理相關綠色技術與產品的研發試驗和示范應用。市級有關部門積極協調推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綠色可降解地膜專用材料及產品創制與產業化項目”及其他生物降解地膜相關科研項目在試點區開展試驗和成果轉化,對相關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應用項目按照本市綠色技術創新相關政策給予支持。
03鼓勵餐飲業、農產品零售業頭部企業 主動踐行綠色責任
市區相關部門要主動搭建溝通交流平臺,鼓勵引導相關頭部企業在兩區的農產品合作基地全面使用生物降解農膜、育苗缽、吊蔓繩等,不斷擴大農產品合作基地范圍,將使用生物降解農膜作為采購綠色農產品的重要考量,從生產源頭減少塑料污染。
04開展農田、水體微塑料污染情況監測
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務局、市發展改革委支持指導兩區結合田長制和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工作,布設農田監測點位,持續開展地膜殘留監測,在密云水庫及轄區內重點河流斷面、湖庫等布設監測點位,持續開展水體微塑料監測,全面掌握區域微塑料污染現狀和變化趨勢。
旅游景區領域
05加強轄區內等級以上旅游景區、鄉村民宿等一次性塑料制品治理
市級有關部門指導兩區推廣使用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單獨回收塑料外賣餐盒、包裝袋、飲料瓶等塑料廢棄物,鼓勵使用可重復利用的文化布袋、紙袋等替代塑料制品。
零售業領域
06規范農貿市場塑料袋使用
兩區要進一步規范農貿市場塑料購物袋使用。商務部門要指導規范農貿市場實現塑料購物袋統一購銷,逐步推廣替代產品;到2024年底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購物袋,提前1年完成《行動計劃》任務。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對市場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等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規范塑料制品回收利用
07加大生物降解垃圾袋推廣力度
在兩區垃圾分類示范小區,鼓勵引導居民使用生物降解塑料袋盛裝家庭廚余垃圾,促進生物降解制品科學合理再利用,緩解廚余垃圾異味問題。
08支持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
鼓勵兩區通過PPP等方式建設區級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完善可回收物回收點、中轉站、分揀中心三級回收體系,規范廢棄塑料回收,從源頭減少塑料垃圾量。
09探索一次性塑料餐盒回收利用
兩區要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相結合,積極探索一次性塑料餐盒回收利用模式,市級有關部門指導密云區、延慶區在建成區、旅游景區將輕污一次性塑料餐盒(即經簡單清理后,沒有殘余食物,沒有沾染大量油污、湯汁的塑料餐盒)納入可回收物體系,協調外賣平臺企業開展回收分揀、回收利用等工作。
加強塑料污染治理跟蹤評價
10委托專業第三方機構開展試點工作跟蹤評價
兩區要加強對本區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成效的評價。市級有關部門委托第三方機構采用走訪調查等形式加強對兩區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塑料污染治理措施落實情況和污染現狀的跟蹤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客觀評價治理成效,提出改進建議,推動示范區治理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強化塑料污染治理宣傳引導
11廣泛開展塑料污染治理宣傳
兩區要充分利用本區宣傳渠道廣泛開展塑料污染治理宣傳工作。市級各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本行業塑料污染治理政策宣傳解讀,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平臺,并指導兩區融媒體,充分挖掘、推廣基層創新成果、典型做法,推出一批創意新穎、生動活潑的限塑宣傳作品。
12開展志愿活動引導市民參與
市級有關部門和兩區有關部門指導行業協會、社會團體等在兩區組織開展志愿服務,充分發揮志愿者作用,開展向小微商戶科普減塑知識、推廣一次性塑料替代產品和生物降解制品等活動,以及景區、公園等重點區域的塑料垃圾撿拾活動,用志愿力量帶動兩區居民參與塑料污染治理。
免責聲明:本圖文、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供交流,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 zpia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