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 OPIS (Oil price information service) 公布的美國廢塑料出口數字來看 ,全球廢塑料回收業將會持續出現回收料嚴重短缺的情況。
— 1—
美國廢塑料出口減少17.7%
根據此報告指出 ,美國今年一月到十月期間廢塑料的出口數量是 19,503 只貨柜,大約有 450,076 噸,比去年同期減少為 17.7 % 。出口到的國家,按量排行為墨西哥、加拿大、德國、 土耳其及印度,然后才到馬來西亞、印尼、越南、臺灣、香港及泰國等地。對于東南亞成千上萬的回收商而言,成功購買到美國可回收的廢塑料只會是少之又少。
同一時間,美國的??松梨?nbsp;( ExxonMobil ) 公布他們在德州 Baytown 年產 36,000 噸的回收廢塑料工廠已開始啟動生產,為了配合循環經濟及環保法例的要求,集團已在以上地址及其他地方著手籌備增加產能至 450,000 噸一年。其他石油化工廠也同樣為了提高其公司在環保方面的社會企業責任及意識等 ,他們紛紛加入廢塑料行列。在目前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供應量短缺日趨嚴重。
— 2—
廢塑料市場瓶頸:前端收集和分選
在十一月中旬,我在聯合國位于日內瓦的巴塞爾公約法規執行委員會上,跟席上委員分享有關廢塑料目前的狀況,我解釋道為何目前全球廢塑膠的回收率只有 9% ,主要原因是發達國家沒有足夠人力資源去做分揀及分類;發展中國家則沒有制度、財務資源及基建去收集廢塑料作分揀、清洗加工后直接做粒料。美國及香港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很多家居廢料即使市民已分類及分開放置可回收的垃圾箱內,卻有七至八成由于是缺乏資源去再細分為不同的種類去加工做粒,最后被逼要堆埋或焚燒。
我再補充地說,目前東南亞有很多回收工廠因缺乏已分揀好的廢塑料來加工做粒而倒閉;這種情況也同樣會在其他發達國家、歐洲及美國等國家出現。很多投資者以為市場需要很多工廠來做膠?;蚱扑?,卻不知道樽頸位卻是在回收鏈前端的收集及分選。當大家拼命地去投資,只會形成后端再生加工企業產能過剩,在惡性競爭下 ,引致倒閉潮在東南亞以外的地方陸陸續續地出現。
— 3—
化學回收帶來新競爭
現在大型投資的企業包括石油化工廠及財團 ,他們引述自己的生產是 “高 級 再 生”(Advance recycling) ,又稱化學回收,把廢塑料還原成原來的材料然后再提煉成不同的塑膠、汽油或其他石油產品,并且不斷循環再 用。這項技術是一個突破嗎?其實它一直都存在,爭議的是要去符合環保、經濟效益及產能化。盡管細說如何高級,這化學回收也要所有物料需要先進行分類分揀才可達到有效的應用。石油化工集團的投資是數以十億美元計的,不計成本地勢必要把廢塑料做成原材料,是否能避免再生粒跟自己的新料競爭呢 ?這有待日后大家再做深入的探討。但我肯定的是,需求廢塑料是有增無減的 ,行業供求失衡,供應鏈樽頸位卻未被注意, 這樣必會對業界的發展做成重大的隱憂。
未來的日子由于供應量開始減少,業界會充滿著巨大的挑戰,大家必須要有心理準備去應付這一連串的問題吧!
免責聲明:本圖文、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供交流,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 zpia2008@163.com。